[文章導讀] 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(EPR)又稱電子自旋共振波譜儀(ESR),是研究電子自旋能級躍遷的一門學科,是直接檢測和研究含有未成對電子的順磁性物質的現代分析方法。
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(EPR)又稱電子自旋共振波譜儀(ESR),是研究電子自旋能級躍遷的一門學科,是直接檢測和研究含有未成對電子的順磁性物質的現代分析方法。
自1945年物理學家Zavoisky首次提出了檢測EPR信號的實驗方法至今,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了,在這50多年中,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EPR的理論、實驗技術和儀器結構性能等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發展。尤其是20世紀70年代,隨著計算機和固體器件等電子技術的發展及其推廣應用,使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EPR實驗技術有了許多重大的突破。臺式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作為物質結構分析方法有其獨特的優點,是檢測順磁物質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。而且,一般不需對樣品進行復雜處理,可直接檢測并不破壞樣品。
臺式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技術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,已在物理學、化學、材料學、地礦學和年代學等許多領域內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。
本文章來自北京歐倍爾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