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文章導讀] 牙釉質電子順磁共振劑量學是電離輻射劑量重建的實驗方法之一,通過測量被輻射生物樣品(牙齒、骨、指甲等)中由輻射產生的自由基和晶格缺陷等順磁物質的含量,
牙釉質電子順磁共振劑量學是電離輻射劑量重建的實驗方法之一,電子順磁共振通過測量被輻射生物樣品(牙齒、骨、指甲等)中由輻射產生的自由基和晶格缺陷等順磁物質的含量,來估計輻射吸收劑量。
電離輻射在牙釉質中誘導產生CO2自由基,其濃度與電離輻射的吸收劑量成正比,牙釉質樣品的電子順磁共振EPR譜由各種自由基信號組成,信號強度隨自由基濃度的增加而增加。從電子順磁共振EPR譜上讀出CO2自由基的信號,通過已知劑量的牙釉質樣品CO2信號強度與吸收輻射的關系曲線,得到待測的輻射吸收劑量。這種測試方法靈敏、特異,測量范圍寬。
順磁性物質在牙釉質中維持的時間較長,可作為終生劑量計,廣泛應用于放射事故、職業照射及輻射相關的疾病研究中。
本文章出自北京歐倍爾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